發表于:2014-05-31 下午 /閱讀:1553 /評論:4
母校九十華誕,我們為母校取得的光輝成就衷心慶賀,祝母校萬古常青,與時俱進,更加輝煌! 49屆校友走出校門已經半個多世紀,五十多年的風雨歷程,彈指一瞬間,當年風華正茂,如今霜染兩鬢,我們一班人與新中國同步,與共和國風雨同舟,我們畢業后在祖國建設的不同崗位上艱苦奮斗,付出畢生的精力,都取得了光輝的業績。 我們這個班級在輔仁辦學歷史上可說是非常特殊的班級,我們進校時輔仁剛在抗日戰爭勝利后復校,我班許多同學剛隨父母從四面八方回到無錫,有的是在淪陷區受的奴化教育,文化基礎相差較大,程度水平參差不齊,年齡大小有的上下要相差五年,例如許倬云同學,因跟隨父母流亡在抗日后方,加上他又是嚴重的殘疾人,沒有接受過正規學校的教學,很難與班級同學一起上課,他是我班學習最困難,成績最差的一個?,F在許倬云成為國內外著名的歷史學家、臺灣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國匹茲堡大學教授,可以說是一個奇跡。他的傳奇人生就是從輔仁中學我班開始的,如今他演講、寫書都說他起步于無錫輔仁,輔仁中學“了不起”,永遠難忘母校與恩師。 許倬云去年出版了一本舉世矚目的傳世巨著《萬古江河——中國歷史文化的轉折與開展》,今年又出版了一本驚世之作《從歷史看人物》。在《萬古江河》的序言中,何承偉先生寫道:“許倬云先生是一位學貫中西的大學者,從事文學、文化學研究和教學近半個世紀以來,先后執教于臺灣大學和美國匹茲堡大學。其間多次受聘為香港中文大學、美國夏威夷大學、美國杜克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的講座教授。許先生不但在中國文化史、上古史和社會史等領域有精深造詣,同時也洞曉西方歷史,更善于運用現代社會科學的理論和方法來研究歷史。許先生著作等身,著有《求古篇》、《漢代農業》、《中國古代社會史論》、《Ancient China in Transition》等近40部專著”。在許倬云今年出版的《從歷史看人物》一書的附錄《只有“全人類”和“個人”才是真實的——許倬云先生訪談錄》第186—188頁中,許倬云講到他在輔仁讀書三年的經歷,他說:“輔仁中學是了不起的,我進去以后,學校就派我到小班,我最差,讓我跟最好的學生在一起,他們幫我忙,哪個學校有這種考慮?我們這個小班是沒有下課的,人家回家,我們留到六、七點,彼此教數學、英文、國文、化學、物理,我們走的速度比班上一般的課快,要不是這個班把我拉上來,我上來還真不那么容易”?!艾F在想起來有點不可思議,之前幾乎沒有英文、數學基礎,輔仁的英文老師、數學老師都是非常了不起的?!痹L問者李懷宇問:“后來您考臺灣大學時數學考滿分?”許倬云答:“一百分,我拿了一本藍皮的數學題解,躺在草地上像看小說一樣看”。這是許倬云的一段真實歷史,我是當年這個小班的班長,對他的困難比誰都清楚,老師也專門向我交待了要特別幫助他。 許倬云出生于1930年(我們班級大多是這年出生的),出生時是一對孿生兄弟,可他出生時手腳都是彎的,成長后肌肉不發達,需借助雙拐行走。孿生弟弟許翼云則健全,許倬云在抗戰時期因隨父親逃來逃去無法上學,靠自學和家人教導,1945年抗戰勝利,他隨父母回到家鄉,進了輔仁中學,他被學校安排在我們小班上課,手寫字也十分困難,是我班最特殊的同學,每天家里雇了人用車子送來接去。因他沒有進過正規學校,根本沒有英語、數學基礎,他跟班聽課,開始時與別的同學差距太大,但我們所有同學都沒有歧視他,相反地是特別同情他、關懷他、幫助他,的確如他所說,班上派學習最好的同學幫助他,大家鼓勵他。華覺明是我班最小一個同學,功課比較好,坐在許倬云旁邊,顧福年、楊維廉、秦廷棟都坐在他周圍,這幾個都是我班學習很好的同學,由他們經常多照顧并幫助他。他自己則比其他同學更加刻苦、勤奮,課后從不休閑,晚上睡得很少。他長了一個大腦袋,特別聰明,悟性很高,最重要的是他不自卑,還特別自強自信。我班的老師特別好,都是名師,教學質量非常高,經過二年學習,成績普遍都上去了,比較整齊,許倬云二年后也趕上來了,還十分優秀,原因有三:名師教導有方,同學幫助有力,自己勤奮有加。 2004年10月22日我們48、49、50三屆同學相約回母校大聚會,秦伯益、孫進已、孫國梁、秦如虎、李元奇等國內著名的校友都回母校來了。許倬云也專從美國趕來參加這次金秋大團聚,在大會上由許倬云、秦伯益(中國工程院院士)、孫進已三位同學作了專題發言,請許倬云講他的成才之道,他在會上深有感慨地講:“輔仁了不起”,終身難忘。 許倬云的人生確是個傳奇,他的成才是個奇跡,“輔仁了不起”也是個事實,造就了許倬云更不是個例,在我們49屆就有一批“明星”,除許倬云之外,有中國工程院院士季國標、是我國化纖工業著名的學術帶頭人和創業者,他又是我國原紡織工業部主管業務的副部長。孫進已是東北民族史的學術權威,他也是著作等身,他整理發掘研究的高句麗史已被韓國、朝鮮、俄羅斯等國學者公認,也被中韓二國領導所肯定。華覺明是國內外公認的古代青銅器專家,我國古代科技史的權威,本世紀初由江澤民題詞“中華和鐘、萬年永?!钡膫魇乐鳌吨腥A和鐘》的總設計師,已成為我國“學術明星”之一,享譽國內外。張自立是南開大學著名生命科學專家,博士生導師?;菔坎┦乔迦A大學水利專家,博士生導師,目前還是南水北調的主要專家顧問之一。在我國的煤炭工業中有“軟巖功勛專家”朱效嘉、著名炸藥專家馮駿良。還有在我國航空工業中的首位國產飛機總設計師馬鳳山(已故),在無錫有名醫沈德炘,在清華、交大、東南大學、南開大學、河南大學等校的大學教授16人。還有部級設計院黨委書記2人,司廳級、部隊領導干部4人,省市的局長、廠長、總工、著名醫生等難計其數。用“群星燦爛”來表達可說并不過分,這就是“輔仁了不起”中一個班級的實例。 在輔仁畢業生“群星燦爛”的背后,是母校優良的校風,它是撫育我們全面成長的搖籃,是一批學有專長、胸懷愛心的名師嘔心瀝血地循循教導,才使大家得以成才,用“名師出高徒”來表達可以說是最確切的了。 我們的老師有:公民課和《國學概論》老師李康復,他幫助楊四箴校長主管教務。這位老師出于名門,是明萬歷年狀元孫繼皋裔孫、嗣李氏,國學功底深,教學經驗非常豐富,是輔仁教書育人、立德樹人的典范。他幫助楊校長主管教務,是堅持教學質量第一、嚴肅校紀校風的掌門人。他管教學以德為先,教學生先學做人,要樹立為國家繁榮富強而學,為振興中華而學的人生觀。我聽過我們當時的班主任、化學老師唐耀先講過李老師的故事。唐老師是輔仁校友,早年也是李老師的學生,他難忘抗戰前在輔仁就讀時“一二?九”運動愛國大游行的一幕?!耙欢?九”運動在北平爆發后,李康復老師曾在講課時慷慨激憤,突然問同學們:“國家大難臨頭了,我們該怎么辦?”他接著說:“這些年國民政府一直推說攘外必先安內,全國剿共,對日本帝國主義侵略采取不抵抗主義,東三省、熱河省都被日本帝國主義侵占了,現在又要同意日帝成立冀察偽政權,這不是走亡國道路嗎?我剛才得到消息,現在北平、天津、南京、上海愛國大學生都已罷課起來游行,派代表到南京國民政府請愿,要求停止內戰,一致抗日,我們無錫愛國學生應該怎么辦?”說時聲淚俱下,同學們聽他講后都義憤填膺地站起來,要求全校學生立刻罷課游行,響應上海大學生請愿行動。同學們頓時在校園疾呼,并到廣場上集合,許多班級參加了,迅速整隊,手持愛國標語和旗幟到無錫大街上游行去了,高呼“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口號,隨后全市的“一二?九”愛國請愿活動就掀起了高潮。這是唐老師親身經歷的故事,也是李康復老師在抗日時期帶領學生一起參加“一二?九”運動真實的故事。輔仁中學有著愛國主義的革命傳統,在解放戰爭翻天覆地的三年中,我們學校又站在愛國學生運動的最前列,成為無錫所有學校學生運動的領頭羊,這與校領導愛國、開明、包容分不開的,也與學校聘請有許多愛國進步老師,還有中共地下黨員在校任教分不開的。 國文老師錢鐘夏和孫黻仲 孫黻仲也是萬歷狀元孫繼皋裔孫,李康復的昆仲,是早年從事我國世界語研究和推廣的先驅,曾被蔡元培先生聘為北京大學世界語導師。他穿著長袍,十分嚴肅,但講課時則溫文爾雅。他國學根底深厚,主要教我們古詩詞,我們對他講解的詩詞至今記憶猶新。因他嚴格要求我們熟讀古詩詞,白居易的《長恨歌》,李白的《將進酒》、《烏夜啼》、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水調歌頭——丙辰中秋》以及岳飛的《滿江紅》,我至今還可以背誦。 錢鐘夏出身于無錫錢氏書香門第,其父錢基鴻是國學大師錢基博之兄、錢鐘夏畢業于錢基博創辦的無錫國學專修學校。他教學經驗豐富、知識淵博,國學造詣很深,也是教我們語文時間最長的老師。教的大多是古文,只有朱自清的《背影》等少量白話文,古文以《古文觀止》為課本,并選讀許多秦、漢的策論文,南、北朝的駢文及唐、宋、明、清的散文,將古代各朝的名文給我們講讀,讓我們了解各時期文章的特點,概括了我國文學發展的概貌與內容,重要文章都要求我們背誦,所以我們課外許多時間要放在背誦古文上。錢老師有一手好書法,他的板書工整美觀,洋洋灑灑,整整齊齊,這是他最大的教學功底之一。錢老師授課除嚴于分析、講究語法、修辭、標點等基本知識與技巧外,還著重于介紹文章的社會背景和作者的歷史政治面貌,分析文章的內涵與寓意,以此培養學生的思維拓展能力。課外作業很多,以作文為重點,訓練我們的創作能力。我們做得好的作文,他要在班上公開點評,培養學生們的實際審辨能力。例如在高二下錢老師出了一篇《深秋賞菊》的作文題,楊維廉同學在述說深秋月下賞菊和品嘗大閘蟹美味之后,用螃蟹橫行比作暴政,筆鋒一轉而疾呼:“當今,螃蟹味雖美,今日吾輩實無暇顧及,看你還能橫行到幾時?”作文寫慶賀豐收,民間深秋賞菊,他則借用螃蟹橫行來評述時弊和國民黨倒行逆施的時局。錢老師在班上給予點評表揚,說此文“前后呼應,寓意深刻,發人深思!好!”給全班同學極大的啟發,至今記憶猶新。這也是反映輔仁老師教書育人生動的教例之一。錢老師解放后被聘無錫市一中校長。 英語老師沈制平,是我們最崇拜、印象最深的名師之一,他風度翩翩,手抱大書夾,慢慢地一步步走進教室,他的音容笑貌至今還顯現在眼前。沈老師是自學成才,知識淵博,都說他能熟背英文大辭典。他教學經驗豐富,講課深入淺出,他教英語像講故事一樣引人入勝,能激發大家學習的興趣。他對課文要求背誦,一些詞、例句要求大家反復背誦幾十遍到記牢為止。每次布置大量作業。他教我們學英語的方法,要求把生字寫在卡片上,放在衣袋中,一有空就拿出來讀。對課文和課外習文,要求我們首先快速瀏覽了解大意,從中獲取新的特定詞匯,然后選擇重點的、典型的精讀、背熟,做到“熟能生巧”。他教育我們學習英語要眼到、耳到、口到、手到,就是要能讀、能聽、能說、能寫。英語課是學校最重要課程之一。沈老師總結出自己的一套教學方法、是保證教學質量的法寶,如教新課不孤立地介紹生字,必須插在典型的句子中,一面介紹生字,一面復習典型語句,并及時介紹典型生字、典型句法。對難句,先從基本語法教起,再引導學生由淺入深。例句都清晰地、工整地寫在黑板上,讓學生抄上記住。對例句不只講字意,重在講用法,舉一反三,提高閱讀與分析課文的能力。強調正確發音,要高聲誦讀,提高聽說能力。更重要的是強調學生必須背誦課文。正由于他循循善誘,精心教導,嚴格要求,使我們同學英文基礎打得比較扎實,在幾十年應用中得益非淺。解放后他受聘于江南大學,后院系調整到江蘇師院任教,聘為教授。 數學老師裘維琳和俞光瑞。裘維琳教三角、幾何,俞光瑞教代數、解析幾何,用的都是國外教材。這兩位老師可神了,上課只拿一只自己的粉筆盒(有彩色的),從不照本宣科,口齒特別清晰,語言簡潔明了,從不拖泥帶水,還常常夾著英文講。裘老師教三角,把點、線、面講得清清楚楚,公式論證條理清晰、層次分明,他教平面幾何經常聯系實際,使我們覺得家中的桌椅板凳、窗戶、墻壁、日常用品都有幾何圖形,都可以用定理來論證。他有時用模具演示,講課生動,風趣,深入淺出,讓學生記得牢,這就是他的功力,因此我們課堂效率很高,做習題就很容易,甚至考試都可以不復習,因平時已都記在心中。裘老師一直與輔仁同呼吸共命運,堅持教學,教書育人,可惜的是解放不久,49歲就英年早逝。痛哉,惜哉! 俞光瑞英俊瀟灑,一件美式夾克衫,一口標準的普通話,聲音宏亮,口齒清晰,他講課駕輕就熟,一氣呵成,不帶教材,講稿,也不帶直尺圓規,黑板上劃線筆直,畫圓如用圓規一樣,板書工整,排列有序,語言生動、流暢,所舉例證,可以同教科書一樣一字不差,教學效果與裘老師一樣,讓我們聽得懂,記得住,這就是名師的功底與魅力。俞老師也是我們最佩服的老師之一。解放后他去蘇南工專任教,1957年調到西安交大理論力學教研室教力學課程,也是西安交大最受歡迎的老師之一。我有幸在西安交大與他共事,只是不在同一教研室。他因一直單身住校,無人照顧,在困難時期得了肝炎,“文革”前調去蘇州,可惜不到50歲也不幸很快就英年早逝了。 化學老師唐耀先,當年是老師中最年輕的優秀教師之一。他住在學校教室東側面的小房間里,學校無食堂,一日三餐還要自理,在簡樸的生活條件下,總是精心備課,專心講學。他對學生親如兄弟關心備至。是與學生溝通、交流思想最多的一位老師,曾任我們班主任。 唐老師是浙大農化系的高材生,畢業后曾在福建地質土壤調查所工作,抗戰勝利后回鄉,被輔仁動員聘回母校任教。他對普通化學駕輕就熟,教學特點是十分重視教學方法,每講一課,總是先將該章的內容實質和在普通化學中的地位、作用講清楚,又善于總結歸納,總是將化學現象的規律性給同學深入淺出地講解明白。經他講解,能使同學對化學的基本原理、化學復雜的反應與性質,恍然領悟。唐老師講課還有一個特點是理論聯系實際,如講有機化學時,將烷、醛、酸等聯系市場上汽油、柴油、石臘油、酒、醋等日用品來說明;講皂化作用時就聯系到肥皂、香皂是用脂肪(高分子脂肪酸)和燒堿,碳酸鉀加熱反應后制成。講糖類、脂肪、蛋白質、氨基酸、各類維生素時,就講解其在人體生理生化過程中的作用,讓學生們能懂能牢記。唐老師還幫助學校建立了化學實驗室,開實驗課,在無錫中學是僅有的,他讓同學們動手做化學實驗,去驗證化學原理,鍛煉實際操作能力,培養同學們學習化學的濃厚興趣。他在實驗室教同學自己做雪花膏、肥皂,用化學試劑自己制造氧氣,訓練同學的動手能力。許多同學特別喜歡他的化學課,喜歡去做化學實驗。由此,不少同學畢業后去報考化工、農化、醫藥等專業。 唐老師一直把自己作為學生們的老學長,對我們十分親切,我們也喜歡到他房中去請教聊天。他支持我們參加學生運動,關心我們思想進步成長,常用他在抗戰時期流亡學生中受到的政治遭遇與自己的認識來教導我們要堅持真理,要立志奮斗,要為自由民主去斗爭。他對國民黨的腐敗,發動內戰深惡痛絕,常常義憤填膺。他的正義感常使我們深受教育感染。他教書育人的事跡很多。有一件事使我永遠銘記,他講過一個故事,說愛因斯坦成功的秘訣、公式是W=X+Y+Z。其中X是艱辛勞動,Y是要有科學方法,Z是實干精神,又說一個人的成功不靠天才,也應該是W=X+Y+Z,W表示成功,三個元素缺一不可,靠投機取巧是永遠不會成功的。他強調你們今后要成功,為國家作貢獻、取得成就,沒有實干精神、艱辛勞動不行,沒有科學方法,不掌握科學技術與規律也不行。我后來將他的教導也傳遞給我的學生。 唐老師解放后在復旦大學任教,后調沈陽農業大學,是我國資深的土壤學教授,今年也是九十大慶。 還有物理老師朱孔容、楊如川,生物老師許志仁、地理老師田廣春也都是名師,他們都與以上介紹的老師一樣,都有豐富的教學經驗與個人的教學特色與風格。特別還要提到音樂老師張養生,他畢業于抗戰時期在重慶的復旦大學園藝系,當流亡學生時,在1939年高三就參加了地下黨,一直在南方局領導下做特定的革命工作??谷談倮丶亦l后,因他有著天生的一副好嗓子,曾在重慶高歌一曲《嘉陵江上》獲得第一名,很有名氣,具有文藝特長,能唱歌又能演戲,被楊校長聘請來校擔任音樂教師,實際上他重點工作在校外,是無錫中共地下黨的青委負責人,是黨在青年工作、文藝工作中的領導人之一。他為人正直、正義,覺悟高,始終將革命工作放在第一位,在47~49年在輔仁任職期間,能與同學們打成一片。他教唱革命歌曲,排練革命話劇,組織課外活動,在學生中影響很大,威信很高。是引導我們追求真理,追求民主自由和走上革命道路的領航人。學校沒有學生會,他幫助我們組織了相當于學生會的級聯會,領導開展學校的課外活動與學生運動。 我們49屆有兩個小班,課外活動都在一起,特別活躍,根據個人的興趣、性格、愛好、志向,自由結合成志趣相投的課后小組復習功課,學習科學知識、文學名著、進步書籍,參加籃球隊、歌詠團的文體活動,特別是秘密參加地下黨組織的讀書會,大家相互促進,共求進步,共同奮斗。我們的班級是一個溫馨、朝氣蓬勃的戰斗集體,在學習戰斗中結下了深厚同窗情誼,至今還十分懷念與留戀。我們在校期間正是解放戰爭天翻地覆的三年,是學生運動熱火朝天的三年,我們班級也一直站在學校各項活動的最前列,是參加歌詠團,讀書會,籃球隊等文藝、體育活動人數最多的班級。經過幾年愛國學生運動的磨練后,我們班級在解放前先后秘密參加中共地下黨的學生就有秦廷棟、虞博文、趙家祥、顧福年、龔瑾嫻、高靜濤、王蕓、楊維廉等八位同學,秦廷棟為黨小組長。解放前輔仁全校學生中先后參加地下黨的有11人,我班就有8人,他們還都是品學兼優的好學生。 我們班級經名師多年來的精心培育,為我們以后學習社會科學,自然科學打下堅實的基礎,使我們終生得益,永遠難忘。許倬云的古文、英文基礎就是在輔仁中學打下的。我們這屆同學畢業時約有70%考入大學深造,當年國內大學少,著名的大學一般錄取率均在10:1左右,我屆同學考入名校有清華7人,交大7人,復旦5人,同濟4人,上醫3人,南大3人,南開2人,天大2人。還有一批同學,因剛解放革命工作的需要,參加了軍大、革大、南下工作團以及地方政權建設,如秦廷棟同學就留校擔任黨支部副書記兼團支部書記,后擔任團市委書記,離休前是江蘇省建委副主任。在參加革命工作的許多同學中,幾年后,不少同學又考進大學深造,如華覺明、孫進已、徐學海、龔瑾嫻、王蕓、裘衛如等,他們后來在工作崗位上成為學者、教授、工程師和國家司局級干部。我們班級的所有同學,都在不同的建設崗位上盡職盡責,獻出了畢生精力。 中學時代在輔仁的學習生活很快過去了半個多世紀,在母校校慶九十年之際,我們衷心感謝培育我們成才的母校與恩師。到古稀之年再來回顧,可以自豪地說:“我們已向母校和老師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我們都為祖國盡了自己應盡的義務,并在各條戰線上做出應有的貢獻,我們人生無悔,沒有虛度年華,這是輔仁中學的光榮與驕傲! (本文執筆者莊惠祺先生是西安交通大學教授,輔仁中學1949屆甲班班長,級聯會主要負責人之一。此文撰于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