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ct96c"></legend>
  1. <strike id="ct96c"></strike>

    分享過去,影響未來!

    ... 輔仁中學

    抗日戰爭時期輔仁中學在滬復學回憶錄

    發表于:2014-05-26 下午 /閱讀:1206 /評論:4


    (照片為輔仁中學學生抗戰時在慈淑大樓上課) 1937年,“八?一三”事變后,無錫陷落,我輔仁中學被迫停學解散,師生紛紛離校避難。當時江浙兩省的一些著名大學中學,為不愿在日寇和漢奸政府立案辦校接受奴化教育,都設法來上海租界區注冊辦校。有一天,我在上海南京路上邂逅輔仁教導主任沈振夏先生。他告訴我說,很多輔仁老師、學生正避難來滬,且將陸續來滬者有與日具增之勢,為此,他考慮將學校遷至上海復校。他邀我參與此項工作,我當即欣然允諾。 不久,我們就租得南京東路山東路口的大陸商場(后名慈淑大樓,即今之東海大樓,一共七層,為著名猶太大商人哈同的產業)三樓五間作校舍,辦起了上海輔仁中學。 當時該大樓除一、二層為中國國貨公司商場外,其余各層另行分別租給了來租界復校的幾所著名學校,如圣約翰大學、滬江大學、之江大學、東吳大學以及蘇州桃塢中學等。這些學校過去都與英美基督教教會有些關系,有悠久的歷史和優秀的師資隊伍。我輔仁中學原在無錫就有很高聲譽,師資和教學質量均屬上乘,在國內尤其是蘇南一帶向為各方人士所稱揚、重視。因此,我們這些學校都獲得當時租界當局批準立案。 那時,由沈振夏先生主要負責,但他還忙著一些其他的工作(后來又為無錫大實業家唐氏籌創上海工業??茖W校),不克經常到校視事,許多校務籌辦工作,均由我負責辦理。 輔仁因其以往的聲譽,頗具號召力.所以一登報招生,錫地和已避難來滬之原輔仁的老生紛紛來歸;錫人將子弟專程送到“孤島”入我校,還有很多本地的新生。雖然在國難期間,但由于我校始終保持著嚴肅認真的學風,保證了學生的質量,因此畢業的學生,有很多成為國家和社會上的杰出人才。 學生從四面八方來了,原任的教師,一經聯系,都趕來上海重執教鞭。先來者,有沈制平、沈振球、許志仁、林達祖、朱程千(乃驊)等,后至者,有林德吾、裘維琳、諸龍翔、葉治鏢、朱孔容、錢鐘夏、李康復、朱樹卓、虞壽勛、應李嫘等老師。后期來任教者還有金東雷、馬厚章、徐景輝、謝大任、鄒元杰等。 一切籌備就緒后,輔仁乃于38年9月正式開學。 抗戰期間在淪陷區孤島的上海繼續從事教育事業,是一件十分艱難的事??! 首先,在政治上,會有人來找你麻煩。有一天,我正一人在辦公室,突然,一個來歷不明的陌生人自稱日本人闖進辦公室,并拿偽滿洲國的地圖和偽國旗強要我校買下來(那時,溥儀在日帝脅迫下在東北建立了漢奸皇帝傀儡政權)。我們為抗日,為愛國而來滬復校,豈肯承認這賣國政權,我當即嚴詞拒絕,經過一番爭執終于把他趕了出去。 由于校舍小,上課只得實行半日制,高中在上午,初中在下午(晚上借與夜校用),學校不設音體美課程,沒有圖書館、實驗室,更無禮堂、飯廳等場所。學校地處十里洋場的南京路鬧市,喧囂繁雜而又商業氣氛很濃重。教室沿街,店家做廣告的高音喇叭不時放著庸俗的流行歌曲。大樓本身,有學校、有商場、有各種性質的單位、商業寫字間、還有居民,這樣龐雜的一群,亂哄哄地相處在一起,環境是夠惡濁的了。 校舍共五間,中間一間作辦公室用。再將辦公室一隔為二,較大的一半作教導、總務、訓育辦公之用;較小的一半作教師吃飯、睡覺、休息之所。這較小的一半再上下一隔為二,即搭一閣樓,閣樓上放置兩只單人床,給兩個上海無家室的教師作臥鋪。當時沈制平先生和我就住在這閣樓里,最后大家戲稱我們為“閣樓先生”。當時教師工資較低,不敷支出,很多教師都在外校兼課,勉維生計。 我們生活雖較艱苦,但有時也難得苦中作樂一回呢!記得有一個深秋之夜,我和幾位老師買了一些蟹,共進晚餐。我們持螯飲酒,總算難得吃了個微醺。有趣的是裘維琳先生再后表演了一個節目,令我們嘆為觀止。他在大家吃光了蟹之后,竟又獻出一只大閘蟹來。我們再仔細一看,原來這是他將他吃完了的蟹殼蟹肚蟹腳重新拼搭起來的一只完整的蟹。雖然一只空殼子,看去卻維妙維肖,競根原蟹一般無二,現在回想起來,猶在目前。 1940年沈振夏先生去擔任上海工專的領導后,輔仁的教導主任工作改由過廷勛先生接任。過先生逝世后,由朱樹卓先生繼任,直到解放。 l 945年,抗戰勝利,校長楊四箴先生召開學校行政會提出將輔仁遷返無錫的主張。經商討,決定將學校分成兩個獨立的單位上海輔仁中學和無錫輔仁中學。兩校校長一職仍由楊四箴先生一人擔任。教師可隨自己意愿留滬或回無錫。于是,朱樹卓、諸龍翔、林德吾、沈振球、朱程升、馬厚章、鄒元杰等老師留滬,其余都回無錫。無錫輔仁中學一直辦到解放,1952年改為現在的無錫市第二中學。 l 949年上海解放不久,上海市教育局即派戴勛之前來擔任上海輔仁中學校長,管理校務。之后十余年中,幾度并校,校名一再更改,先稱五育中學,后又名群進中學,最后于1956年定名為上海市第六十七中學至今。 上海輔仁中學自抗戰以來已經歷有近六十年的歷史,回憶開辦時幾位教導主任和老師,如沈振夏先生于解放初在滬去世;過廷勛先生體弱積勞不幸早逝;朱樹卓先生于1987年2月逝世享年八十有五;沈振球先生于1985年離世,享年七十四;而后兩位高壽是沈制平先生,他后調至蘇州大學任外語系主任于1996年去世,高壽九十一歲。另一位林德吾先生于1996年10月逝世,享年九十有七,他們都是一生為教育培養成千上萬錫邑子弟,勞苦功高,令人難忘。 明年春節二中將隆重舉行母校八十周年校慶,承周校長鼓勵,回憶往昔,我于l979年在六十七中學退休至今,已八十有二,記憶力衰退辭不達意,涂鴉此文,以資紀念。 (本文作者朱頌平先生,輔仁中學1937屆校友,輔仁校友會上海校友分會會長,此文撰于1997年)


    本文標簽: 無錫輔仁中學 1

    評論:


    久久久久免费高清国产|日本熟妇色熟妇在线视频播放|日日摸日日碰人妻无码|久久精品免费国产大片|亚洲自拍另类小说综合图区

      <legend id="ct96c"></legend>
    1. <strike id="ct96c"></str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