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于:2014-05-10 下午 /閱讀:827 /評論:4
由于在NH發生了5.16冤案的風波,我內心已不愿意在NH再工作下去,何況我本來就想調常州,以便離江陰近些,可以多回幾次家,照顧一下家里的困難,所以,學校平反我的5.16問題后,我就正式提出了調來常州工作的申請。這個申請很快被批準了,1974年4月,我正式調來常州變壓器廠五號工程,成了正式的常州人,至今不覺已經40年了。 來常州后主要還是在五號工程技術科工作,一直到直六在1979年正式宣布下馬。由于該機在1992年8月在吉林公主嶺附近發生了飛行事故,摔了飛機死了人,所以常州的直六生產一直處于停產之中。但期間我仍參加了NHD老師承擔的旋翼動態應力測試任務,完成了數據處理工作,并去景德鎮的601所回報了測試結果,實驗報告發表在該所的《直升機技術》上。這也算是為我國的直升機事業做了點有益的工作吧。 在直六改進設計的階段中,作為生產廠的常州變壓器廠也處于停產等待的過程中。這時,我的工作比較空閑,在情報室工作的XKB同志就找到了我,要我為企業技術人員作科普講座,普及現代科技知識。我選擇了“數控技術”作為主題,對廠內的技術人員作講座,共進行了6講,每周一講。想不到聽講的同志非常熱情,后來教室內坐不下了,竟站到了走廊里聽講,真使我為文革后人們追求科技知識的熱情所感動。這一階段,我還兼任了常州變壓器廠職工大學(業余)的教學工作,又一次次走上了講臺,并獲得了常州工農教育先進個人的嘉獎。 直六飛機終于走到了盡頭,由于它技術上存在著單發動機不安全的先天缺陷,同時國家又從法國引進了性能更好、更為安全的雙發“超黃蜂”直升機并開始進行仿制,所以在1979年就正式宣布了停產下馬,江蘇省造飛機的夢想終于破滅了。我也隨著形勢的變化,正式脫離了航空工業,改變了我的專業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