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于:2014-11-25 上午 /閱讀:421 /評論:4
我 眼 中 的 韓 國(1997年)
去韓國之前,我對這個國家只有一些粗淺的概念:在歷史上曾為中國的藩國、50年代初曾經交戰、幾年前才與我國建交、1988年舉辦過漢城奧運會、出產高麗參和中低檔轎車。
而不久前8天7夜的韓國之行,我首先感受到的卻是韓國人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期間聽說過這么一件事:一位韓國運動員在奧運會上榮獲金牌,回國后某大企業贈送進口高級轎車一輛。哪知這位奧運冠軍卻在贈送儀式上將車鑰匙扔出窗外并大呼:“我是韓國人,為什么要開外國車?”后來,“現代”公司特地為他定制了一輛越野車,僅象征性的收了他5000韓元(合人民幣50元)。據說,這件事被寫進了韓國小學生的課本里。我想:中國人也愛國,可是來自歐美日本的進口貨總是給人以“檔次高”的感覺,屬于廣受歡迎的禮品。再者,老話說“伸手不打送禮人”嘛!不信的話給任何一位中國冠軍送輛進口轎車試試?準保能換來滿臉的笑容和連聲道謝。記憶中只有袁世凱想簽賣國條約和抗日戰爭時有人提過“抵制日貨”。就算是抗日戰爭時期,日本的“三八大蓋”步槍也是很受八路軍歡迎的戰利品嘛。說不請是韓國人太倔或是中國人太豁達?反正在韓國的馬路上,很少發現進口車的身影-從微型小轎車到重型卡車一律是韓國自產品牌。在我們下船的仁川港,碼頭上密密麻麻停滿了準備裝船出口的韓國汽車,用“一眼望不到邊”來形容也不過分,給剛剛踏上韓國土地的我以極大的震撼!那是我這輩子看到最多汽車的一次。后來我才知道韓國工業剛起步時也走的模仿日本產品之路,可是不久就開始自創品牌。那“現代”汽車的標志直接就是向右傾斜的“本田”標志,日本人雖然對此憤憤不平,卻也無可奈何??墒侵袊母镩_放30年了,滿大街跑的還是本土生產的外國品牌汽車,甚至還拿這種車充當出口產品以抬高自己的出口值。結果造成巨額出口順差,被外國人當“小辮子”抓在手里,動不動就晃悠一番!清朝雖然被推翻100多年了,那根無形的辮子還在中國人頭上長著,自己看不見,老外看得見。經常拿中國人當猴耍!有一老美在新疆的戈壁灘上看見一輛“別克”車絕塵而過,作為美國人的自豪感頓時油然而生?。ㄆ鋵嵞鞘侵袊a的車)中國人!你們情何以堪???
以前韓國的文字中有好多漢字,后來他們發起清除外來文化影響的運動,把漢字給廢了,首都“漢城”也改成“首爾”了。一開始我也對此感到不滿-歷史就是歷史嘛,怎么能說抹掉就抹掉呢?后來才知道其實他們以前對中國實在是一直忠心耿耿的,以至于滿清滅明以后,他們拒不承認那東北游牧民族建立的清朝為中國的合法政權。直到漢族人都已經被殺怕了,乖乖的剃頭易服,南明小朝廷和鄭氏臺灣政權也相繼覆滅之后,朝鮮國才勉強和清國建交,成為清朝的藩屬國??墒?,到了甲午戰爭,日本大舉入侵朝鮮半島,腐敗落后的清軍在朝鮮陸地和東海兩處大敗,狼狽逃回龜縮不出,把朝鮮拋棄給日本任其蹂躪。朝鮮就此當了幾十年的日本殖民地,過著暗無天日的凄慘生活。朝鮮人至今對那段不堪回首的時日記憶猶新。韓國的國家歷史博物館里用大量的內容講述日本殖民者的殘酷暴行,其中除了文字、照片、實物之外,我還意外的發現了一組類似“收租院”的泥塑作品,表現韓國人被日本人上“老虎凳”、灌辣椒水、活埋、殺頭等慘狀。韓國的小學生每年都要來此參觀受教育。我覺得試著想象一下被家里男主人拋棄的婦孺遭到強盜殘害后,心里對男主人的怨恨,就大概能夠理解韓國人對中國的感覺了。尤其是她們在強盜走后努力拼搏發家致富了,那時看到瞎混至缺衣少食的前主人時會是什么心情?難怪現在韓國人心里會看不起中國人,不要責怪對方忘恩負義,還是想想自己是怎么落到這步田地的吧!日本人也認為他們是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者。事實上中國的優良傳統確實已經被清代以后的統治者們破壞得差不多了,到“文革”那已經是“割尾巴”了?,F在,中國人只認一樣東西—“錢”。